<big id="jhj7j"></big>

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jhj7j"><pre id="jhj7j"><span id="jhj7j"></span></pre></address>

              <noframes id="jhj7j"><pre id="jhj7j"><strike id="jhj7j"></strike></pre>

    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jhj7j"></address><track id="jhj7j"></track>

                <pre id="jhj7j"></pre>

          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>新聞資訊 > 詳情

                信托業務分類改革即將落地 存量業務擬設5年整改期


                  備受關注的信托業務分類改革推行路徑進一步清晰。

                  證券時報記者獨家獲悉,近日,監管部門召集部分信托公司 舉行信托業務分類座談會。監管人士在會上透露,《關于調整信托業務分類有關事項的通知》即將正式出臺,針對信托公司原有存量業務設置了5年過渡整改期。

                  此外,業務分類改革將通過差別化監管的方式,允許高評級信托公司開展創新業務,同時限制低評級公司開展資產管理信托業務。

                  值得一提的是,與會人士還透露,未來融資類信托業務將保留一定比例,不會完全消亡。

                  業務分類改革

                  與監管評級掛鉤

                  根據監管部門今年4月向信托公司下發的《關于調整信托業務分類有關事項的通知(征求意見稿)》(下稱《信托業務分類征求意見稿》),信托業務將被劃分為資產管理信托、資產服務信托、公益/慈善信托三大類。其中,資產管理信托項下有固定收益類資產管理信托、權益類資產管理信托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資產管理信托與混合類資產管理信托等4項分類;資產服務信托項下有行政管理受托服務信托、資產證券化 受托服務信托、風險處置受托服務信托和財富管理受托服務信托等4項分類,且這4項分類下尚各有細項分類。

                  按照要求,信托公司應對各項存續業務進行全面梳理,制定存量業務整改計劃。對于基于信托關系開展的私募基金 管理等業務,按照嚴禁新增、存量自然到期方式有序清零。對于其他不符合分類要求的信托業務,在資產管理信托項下單設待整改信托業務一類,將相關業務歸入此類別,按照業務特點有序實施整改。

                  有消息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,監管部門近日召集部分信托公司舉行信托業務分類座談會,監管人士在會上透露,《關于調整信托業務分類有關事項的通知》即將正式出臺,針對信托公司存量業務設置了5年過渡整改期。此外,業務分類改革將通過差別化監管的方式,允許高評級信托公司開展創新業務,同時限制低評級公司開展資產管理信托業務。

                  某業界觀察人士坦陳,將信托業務分類改革掛鉤監管評級并不意外,“監管部門對信托公司分類監管醞釀已久。今年4月下發的《信托業務分類征求意見稿》也提到,為了配合新的業務分類,監管部門在同步完善信托公司的資本管理、流動性管理、監管評級、信托保障基金繳納、信托產品 登記等監管機制。”

                  5月18日,2022年中國信托業年會以線上形式召開,中國銀保監會 黨委委員、副主席肖遠企出席會議并講話。肖遠企指出,為推動信托業順利轉型發展,當前要做好兩方面工作:一是進行科學的信托業務分類。將信托業務劃分為資產管理信托、資產服務信托和公益/慈善信托三大類,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細分。通過科學分類厘清不同信托業務的邊界,并使不同信托業務的表述更加通俗易懂、簡明扼要,方便全社會特別是信托委托人理解。二是研究推行信托公司分類監管。初步考慮根據信托公司監管評級、資源稟賦、受托管理及風險抵御能力等不同,對信托公司在業務范圍、展業地域等方面進行差別化監管,鼓勵信托公司走差異化、特色化發展之路。

                  融資類信托業務

                  仍將保留一定比例

                  監管部門推行信托業務分類改革,旨在促使信托公司擺脫傳統路徑依賴,明確信托業務轉型方向,以信托業務方式規范開展資產管理業務,探索資產服務信托和公益/慈善信托各類新業務。

                  不過,由于《信托業務分類征求意見稿》陳列的改革框架不包含融資類信托,一度令業內人士擔憂“融資類信托即將退出歷史舞臺”。彼時,業界觀察人士普遍認為,融資類業務(信托貸款)屬于存量梳理狀態,需要歸入特殊一類且限期整改,因此很可能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。

                  事實上,根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的最新信息,未來融資類信托業務仍將保留一定比例,不會完全消亡。

                  來自中國信托業協會的數據顯示,截至6月末,信托資產規模為21.11萬億元,較一季度末增長9483億元,環比增速4.70%。其中,融資類信托規模為3.16萬億元,較一季度減少2204億元,環比降幅6.51%,比上年同期減少9668億元,同比下降23.41%。

                  今年初,銀保監會信托部主任賴秀福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,將要對信托業務的分類進行調整。他同時表示,融資類信托在新的分類中不會再出現,并不是說沒有融資的功能,只是融資功能少量存在,特別是資產管理信托這類業務也涉及資金的募集。
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相關閱讀
                在售信托資管理財產品
                熱銷理財產品 更多>>
                信托產品預約流程
                七七色影院

                      <big id="jhj7j"></big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jhj7j"><pre id="jhj7j"><span id="jhj7j"></span></pre></address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noframes id="jhj7j"><pre id="jhj7j"><strike id="jhj7j"></strike></pre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jhj7j"></address><track id="jhj7j"></track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pre id="jhj7j"></pre>